夕陽下的胡楊 勞少萍 攝
秋色鑒賞:
格爾木的胡楊林生長在昆侖山脈和茫茫戈壁鹽灘之間的沙漠化地帶里,因此顯得尤為珍貴。林中生長著蘆葦、梭梭、紅柳、鹽爪爪、駱駝刺等沙生植物,與棲息的野生動物一起,伴隨著古老的胡楊。
在格爾木這片被沙漠淹沒的地帶,胡楊以其堅韌不拔的個性,編織著一道綠色屏障,有力地阻擋了沙漠的擴大。其中,除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保留下來的老胡楊林之外,在格爾木河邊還有一片新生的胡楊林。它們并非人工種植,而是在沿河以及低洼水分較充足的地方,由過去被燒毀或砍伐的胡楊老根重新萌發(fā)形成。
老胡楊林樹林很大,卻不是很密,一株株嶙峋枯竭的軀干,有的如虬龍,有的似華蓋,像不屈的勇士堅守在荒漠中。最令人驚奇的是胡楊的葉片隨樹齡的不同而變化,小胡楊的葉像極了柳葉,大些的胡楊樹葉又像小葉楊,老樹的葉子卻似梧桐,很難讓人相信是同一棵樹上長的。
胡楊造型奇特,傲立曠野 CFP供圖
貼士
去往格爾木的胡楊林沒有班車,必須租車或自駕車前往,租用格爾木的夏利一般價格在50-60元,包往返,司機還可以在路邊等上幾個鐘頭;前往拍攝最好在天亮前2小時上路,一個小時到達胡楊林路邊,半個小時用來進入景區(qū),半個小時準備和機動。
進入胡楊林有兩個路徑,一是從景區(qū)標志牌附近往西南進入,那里的胡楊高大茂密,幼樹較多,還能登臨河邊,拍攝沙河風光,但路途較遠;一是再往前行駛約3公里往正南,翻越多道沙梁進入,路上胡楊蒼勁,枯樹較多,沙漠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