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草原講述印第安人傳說
北美大草原講述印第安人傳說
1872年8月,一個名為喬治·伯德·格林內爾的紐約年輕人從大中央火車站出發(fā),踏上了前往內布拉斯加州的火車。當時的美國人更喜歡去歐洲找樂子,比如巴黎和威尼斯。22歲的格林內爾不同,他是大自然的愛好者,要去狂野的西部親身體驗最浪漫的風景,與波尼族印第安人一道,參加他們在草原上舉行的捕獵野?;顒印?/p>
感受1872年的美國草原
在美國的冒險旅游史上,格林內爾是一位標桿性的人物。在過去了140年之后,人們還在沿著格林內爾當年的足跡,從內布拉斯加州一路向南到堪薩斯州,去感受美國1872年的草原。對于那些喜愛空曠地平線、敞亮天空的人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草原不同于名山大川,它給人們感官帶來的享受更為豐富,留下來的記憶也更為長久。
從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出發(fā),沿著格林內爾當初走的路線,沿著老30號高速公路,沿著普拉特河向前。內布拉斯加州空氣中充滿了毛毛雨的味道,你盡可以把臉貼著車窗,享受這久違的氣息。
但是,除了路上遍布的蜘蛛網和一塊塊農田之外,在內布拉斯加州已經很難見到1872年的景觀。事情已發(fā)生了變化。印第安人之后的歐洲定居者已改變了這里的面貌。普拉特河保護區(qū)南部大島區(qū)就是這樣的。這是一處由美國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管理的保護區(qū),以前曾是養(yǎng)牛場,現在生態(tài)學家正在努力將其外表恢復到歐洲定居者之前的狀態(tài)。
但保護區(qū)的項目經理南內特說:“我們做不到完全將草原復原。在今天這的確是不可能的。這里不可能定期對草原進行過火,河流也已經被截流。我們只能通過管理季節(jié)性的植物和消除入侵物種,使得草原稍微恢復到健康一些的狀態(tài)?!?/p>
追憶印第安人的故事
這里雖然不再是1872年的景觀,但還有讓你迷上的理由。當初,格林內爾與他的同伴在堪薩斯州邊界附近趕上了波尼族人。在問候過年長的頭目后,他們被邀請參加第二天的圍獵活動。這就像一個盛大的閱兵式,在8個勇士帶領下,胯下的馬鞍因為銀飾品的緣故而閃閃發(fā)光,隨著韁繩搖曳鈴鐺叮當作響。波尼族人仍然在使用傳統(tǒng)的弓和箭,將一頭野牛圍了起來。在野牛凄厲的叫聲過后,接下來就是烤肉吃,真是一段愉快的時光……
格林內爾可能自己也沒料到,他見證了波尼族印第安人最后一次成功的圍獵野牛行動。次年,波尼族人遭遇蘇族印第安人的襲擊,同時,白人定居者也已經充斥著內布拉斯加州,他們對野牛群展開滅絕戰(zhàn),并且盯上了這里肥沃的土地。1875年,波尼族人被趕到了位于俄克拉何馬州的保留地里。
不過,波尼族人和其他印第安人一樣,在這塊他們曾經生活的地方依然留下了文化印跡。在郁郁蔥蔥的樹木掩映下的波尼族人故鄉(xiāng)丹尼布洛(Dannebrog),這個印第安人以前的聚居地現在有一家波尼藝術中心。
去托爾格拉斯草原看野牛
在堪薩斯州西北部,格林內爾與波尼族人話別?,F如今,要感受1872年的美國,最好的地方在更遠的南部。曾覆蓋美國西部1.7億英畝的草原,現在完全保留下來的只剩下4%——大多數在堪薩斯州。在這里,起伏的草原延伸到地平線,小鄉(xiāng)鎮(zhèn)坐落在寂寞的十字路口。
要感受草原風情,最好的地方莫過于托爾格拉斯草原國家保護區(qū)。近1.1萬英畝草地歸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所有。面積是如此之大,可以在每年4月進行常規(guī)的火燒,這種方式有利于更新植被,印第安人當初就是這樣做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這里重新引進了13頭野牛,現在已經繁殖到了21頭。這一切也有當初的年輕冒險家喬治·伯德·格林內爾的功勞。他在回到紐約后一直呼吁保護野牛,推動聯邦通過首部保護生物的法律。國際公園保護法將北美野牛這種動物從滅絕邊緣拉了回來。
現如今,在托爾格拉斯草原國家保護區(qū),三五成群的野牛聚在一起,這兩年已經向游客開放參觀。不過不要靠近它們,很危險。遠遠地看著它們悠閑地吃草,你的眼前是否又浮現了當初印第安人圍獵野牛的景象。這一切的一切,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編輯:夏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