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解說】
當過泥瓦匠、干過包工頭的老李不僅參與設計了西辛莊村的醫(yī)院、學校、幼兒園,還在醞釀企業(yè)上市、服務業(yè)升級等一攬子計劃,目標很明確,讓西辛莊村更像“城市”。
【同期聲】
濮陽市慶祖鎮(zhèn)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別的村選支部書記,把我選上了,還有的村選我當他的村干部,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享受西辛莊的生活。
【短片·解說】
頻頻當選的“烏龍事件”,讓老李確信自己走的道兒沒錯。
與老百姓的意愿不謀而合,早在2010年,河南就開始了“就地城鎮(zhèn)化”的探索,以產業(yè)為依托,將分散的行政村整合為相對集中的新型農村社區(qū)?!肮苍O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不再是“空頭支票”。河南在將涉農資金打捆投向社區(qū)建設的同時,還由財政“以獎代補”帶動社會投資。2011年,河南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完成投資650多億元。截至目前,全省在建新型農村社區(qū)2302個,初步建成400多個。
張莊社區(qū)是已經建成的400多個社區(qū)之一,當年的“帶頭人”石金民,現在既是開挖掘機的工人,又是家庭賓館老板,還是山貨店經理,而且哪個名頭都不是虛的。
【同期聲】
張莊社區(qū)居民石金民:(收入)加起來一年就是將近20萬。
【短片·解說】
今年4月6日,石金民和21戶鄰居一起“破天荒”地領到了《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一個月后,他用兩證做抵押,貸款15萬元,投入山貨經營。
【同期聲】
張莊社區(qū)居民石金民:有10個人來咱這兒住,占8個人他都是眼氣(羨慕)咱農村人的生活。
【短片·解說】
石金民們的好日子已經開了頭。今年底,河南農村集體土地的每一宗地都將上“戶口”,集體土地登記發(fā)證完成后,全省2100萬戶農民將告別“有地無權”的歷史。
(中央電視臺記者 仝文瑜 河南電視臺記者 劉建新 顧海紅 梁德寶 軒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