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救助在持續(xù)
關愛不停息
金鑑老人耳聾得厲害,需要記者扯大嗓門或用寫字來交流。
85歲的金鑑老人,去年還在養(yǎng)牛,下地干活,這是他半輩子的生活軌跡。今年,為了給90歲的癱瘓老伴看病抓藥,他忍痛把牛賣了。去年年底,幾經(jīng)周折,他終于吃上了低保,每月72元錢,這是他和老伴現(xiàn)在唯一的收入。
前些年,金鑑的大兒子因病早逝,在水泥廠打工的二兒子要供養(yǎng)家里三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生活過得也很艱難。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全家人經(jīng)常被同村人歧視。采訪期間,老人還一直問我,他大孫女馬上大學畢業(yè)了,找工作不會再受他牽連了吧?
老人燒掉了自己的很多證件,僅僅保存了兩個黃埔軍校的徽章,藏在墻縫里。
受訪時,金鑑老人的嗓音很高,引得周圍的鄰居都來觀望。和記者說了整整一天,老人依然情緒高漲。采訪當天,老人的二兒子金安現(xiàn)特意從縣城打工地趕回家,他告訴記者,以前聽村里人說,??匆姼赣H一個人坐在地頭哭。他說,父親在家務農(nóng)幾十年,很少出門,也不敢大聲說話,吃飯都是自己蹲屋里吃。村里曾有3個同為國軍的老人,自從那兩個去世后,父親就再也沒有說話的人了。
結束采訪,金鑑老人堅持要送記者去村口坐車。金安現(xiàn)說,短短幾百米村路,父親很少出來走,也從沒見他這樣高興過。
回憶起在農(nóng)村采訪的一個多月里所見到的幾十名老兵,記者雖然沒能給他們帶去金錢和生活用品,但這些老兵無一例外表現(xiàn)出了激動與興奮,能夠想象得出,他們是多么渴望與人交流,渴望得到尊重與認可。嚴德山老人看到記者執(zhí)意不在他家吃飯要離開時,很傷心,竟當著眾人的面哭得像個孩子。
“關愛抗戰(zhàn)老兵”救助計劃已然啟動,我們期待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尋找老兵的行列。(策劃特稿部執(zhí)行記者朱長振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