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zyz玖玖资源站免费中文|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202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真实夫妇视频普通话对白|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日本電子巨頭進與退:“要么復興 要么消亡”

2013-12-13 10:12 來源:南方周末

  在家電、電腦、媒體播放器、半導體等領域,來自韓國、臺灣地區(qū)和中國的競爭對手,以后來者的身份入場,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在產品質量、成本、設計等方面開始追趕。

  2007年5月,IBM全球企業(yè)咨詢服務部門出具了一份報告《走出困境——日本電子企業(yè)(以下簡稱日企)的創(chuàng)新征程》,報告在分析了1995-2005十年間日企和全球競爭對手的運營數(shù)據(jù)之后發(fā)現(xiàn),世界上其他競爭者的生產力是日企的三倍。日企的平均凈利潤率為4%,而全球競爭對手為10%,日企的毛利潤為8%,而對手為14%。同時,日企在全球電子市場中的占有率十年降低了13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過去日企憑借其對產品創(chuàng)新的專注,在全球市場中保持著領先地位。然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競爭者逐漸在生產力、財務業(yè)績和品牌價值等方面超越日企。

  日企內部也有關于這一困境的討論和反思。2007年1月刊的日本《文藝春秋》上,發(fā)表了天外伺郎的一篇文章《績效主義毀了索尼》。天外伺郎從1964年以設計人員的身份進入索尼,一直在此工作到2006年,歷任索尼公司董事、常務董事。

  天外伺郎在文中回憶道,在公司創(chuàng)始人井深大領導下的“激情集團”,為索尼開發(fā)出獨創(chuàng)性產品,讓索尼獲得成功,但是此后隨著井深大退出第一線,受其影響的那一些人不在了,索尼也就開始逐漸衰敗。因實行績效主義,職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追求眼前利益的風氣蔓延,一些扎實細致的工作、短期內難見效益的工作被忽視。

  兩年后,IBM那份報告的第一作者、IBM全球電子行業(yè)負責人喬治·貝里(George Bailey),被聘為索尼高級副總裁、首席改革長(CTO),助力索尼的架構和商業(yè)模式改革。

  可是,就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一場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風暴已經降臨,日企們加速墜入波谷。

  錯過智能終端列車

  以蘋果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廠商的崛起,宣告了日本消費電子企業(yè)落寞的開始。如果說前面和同業(yè)競爭對手的較量,是硬碰硬地你來我往,這一次,敵人尚未近身,它就已經敗下陣來。

  索尼和蘋果兩家公司,經常被人們放在一起比較。其中,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機iPhone,被看做是兩者競逐過程的標志性事件。

  iPhone真正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谷歌快速跟進推出安卓手機操作系統(tǒng),助力韓國三星、臺灣HTC等手機廠家上位,而日企們不僅沒能在第一時間趕上智能手機這趟列車,更可怕的是,智能手機不僅要結束傳統(tǒng)手機的世界,還要革日企們引以為豪的數(shù)碼相機、媒體播放器、手持游戲終端們的命。

  根據(jù)日本MM調查機構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2年,日本國內手機占有率排名中,蘋果以25.5%占據(jù)第一名,第二到第五名分別是富士通14.4%,夏普14%,索尼9.8%,三星7.2%。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自2008年被軟銀引入日本市場以來,一直穩(wěn)居第一,2009年到2012年市場份額分別為72%、38%、30%、35.9%。根據(jù)調研公司Kantar Worldpanel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2013年10月份日本智能手機市場中,iPhone更是驚人地占據(jù)了76%的份額。

  日立、卡西歐、富士、東芝、NEC等公司,紛紛放棄手機業(yè)務,曾經跟在日企后面跑的三星,則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

  在日企占據(jù)絕對主導地位的數(shù)碼相機市場,正在大幅萎縮。據(jù)日本成像制造協(xié)會發(fā)布的2013年上半年數(shù)碼相機全球生產和出貨報告顯示,包括佳能、尼康、索尼、奧林巴斯等在內的日本所有相機廠商總出貨量為2970萬臺,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43%之多。

  市場研究機構Newzoo最近指出,約四分之一的美國游戲玩家把時間花在休閑游戲上,但是只有16%的玩家仍堅守游戲機。相比花少量的金額去應用商店下載一個游戲APP,單獨購買一個游戲機硬件顯然是“巨資”。智能手機對數(shù)碼相機、游戲機的替代效應,仍在繼續(xù)。

  盡管通過智能終端零部件產業(yè),日企仍然是手機產業(yè)鏈中“隱形”的冠軍。譬如,索尼是iPhone攝像頭的供應商,夏普是iPhone手機屏幕的供應商之一,但不再以自有品牌而是零部件形式出現(xiàn)在消費者面前,所以不為人所知。

  盡管日本有不少目前看來是無可替代的零部件供應商,一位來自日本的零部件廠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依附日本消費電子終端企業(yè)發(fā)展起來的零部件企業(yè),絕大多數(shù)50%的業(yè)務是與日本終端企業(yè)相關的,日本消費電子產品的衰落,意味著它們的業(yè)務也跟著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產品研發(fā)投入、更新?lián)Q代。這也是近年來三星在材料、零部件領域得以追趕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波智能技術浪潮,所帶來的一個重要警示是,硬件在今天只是消費電子產品的一部分,而且是越來越趨同的部分。一個完整的產品應該是硬件、軟件、服務的結合,日本企業(yè)過去引以為傲的制造全產業(yè)鏈,永遠都無法自成為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

責編:劉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托克逊县| 丁青县| 嘉义县| 沙河市| 简阳市| 和平县| 宜都市| 赫章县| 兴海县| 泾源县| 大渡口区| 万宁市| 山阳县| 原平市| 平邑县| 廊坊市| 博湖县| 娄烦县| 密云县| 丹江口市| 和平县| 湘潭市| 青龙| 珠海市| 桑植县| 大名县| 双桥区| 沭阳县| 扬州市| 黄陵县| 溧阳市| 响水县| 东阳市| 罗源县| 炉霍县| 雅安市| 宜春市| 宁波市| 广安市| 呼图壁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