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據(jù)來源:豆丁網(wǎng) (李伯根/圖)
公司里的“富二代”
馬化騰曾在內部大會上多次提及,要警惕公司的“富二代”,“躺在功勞簿上等退休,毫無創(chuàng)新之氣”。
和任何一家由小到大的公司一樣,騰訊也面臨著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在騰訊內部,流傳著華為幫、香港幫和本土幫之說,分指騰訊人員結構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團體。據(jù)一位2011年離職的即時通訊部員工介紹,騰訊內部曾以“關系簡單化”為榮,員工也享受過由此帶來的快樂工作的樂趣。但隨著公司壯大,一些權力之爭便開始出現(xiàn),公司比以前復雜多了?!吧踔帘葒蟾鼜碗s?!彼a充道。
自2004年上市之后,騰訊便誕生了一批有著股票或者是期權的老員工。上市之初,騰訊的發(fā)行價不過3.7港元,而現(xiàn)在則漲到了220多港元,翻了近60倍。據(jù)這位員工透露,馬化騰曾在內部大會上多次提及,要警惕公司的“富二代”,“躺在功勞簿上等退休,毫無創(chuàng)新之氣”。
一些基層員工對此有著最直接的感受。新人之間流傳這一種說法,你能做多大的事,有時不是取決于你自己,而是取決于你跟了哪個Leader——如果Leader想做事,你也就能做事,如果Leader只想混日子,你也便只好混日子。
據(jù)騰訊游戲部的一位離職員工介紹,按照騰訊的規(guī)則,只要你有創(chuàng)意,也可以自己組建研發(fā)團隊,一些項目組長為了做大,通常會想出各種點子,盡量地擴建團隊,將自己這份蛋糕做大。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也隨之出現(xiàn),“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討好上級”。
她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有一次,一位更高層級的領導在內部交流群中就他們小組開發(fā)的游戲中的某個細節(jié)隨口提了個建議,她的一位同事竟然用Word文檔復制下來,傳給小組成員:“領導喜歡這個,我們就按照這個來改”。
而據(jù)即時通訊部的另一位離職員工透露,一些不同部門的項目小組之間,竟然會出現(xiàn)相互抄襲,“看到你這里有個好創(chuàng)意,直接拿來,改一改外觀或者是功能,也能用在另一個產(chǎn)品上。”
而騰訊視頻部的另一位離職員工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對騰訊的失望,不只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喪失,而是言路的閉塞,“從我到馬化騰,有12個層級,你說,我的聲音如何能到得了他那里?”
這位員工告訴記者,在職期間,他曾向自己的領導提過多次意見,但都如石沉大海,最后,他選擇了辭職創(chuàng)業(yè),“走出騰訊大廈的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壓抑之情一掃而光?!眱赡曛?,已經(jīng)是一家小公司老板的這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些離職員工大多對騰訊依然有著高度的認同感,他們一面抱怨騰訊的種種問題,另一方面,卻在極力維護它的利益。他們都不停地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一個問題:Pony(馬化騰)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中層管理上。
這種認同,不僅局限于騰訊內部,即便在騰訊的對手中,也存在這種說法。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騰訊推出的微信盛極一時,有記者問雷軍,米聊為何輸給了微信,雷軍列了四點,其中最后一點是“馬化騰成功后,沒玩飛機游艇,還能盯到一線,是中國企業(yè)家的楷模”。
即便如此,騰訊內部的危機如何化解仍是個懸念,這不僅僅是高層與員工一起午餐所能解決的。
據(jù)騰訊一位在職員工透露,幾個月前,騰訊還專門組織高管去思科總部學習經(jīng)驗,推進騰訊內部的組織架構SNS化。這種源于2001年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裂時的體系,其核心是建立跨部門決策團隊,下放決策權。據(jù)了解,目前,騰訊已經(jīng)在SNS等重合較多的業(yè)務方向設立了跨部門決策團隊。
而在最近兩個月中,內部組織架構大調整的風聲已從高層通過各級Leader傳遞到騰訊員工中,騰訊內部正在醞釀著一場新革命。(記者 陳新焱 實習生 周馮燦 馮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