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選擇紳士般的死亡
當然,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紳士般的死亡。攜帶傭人、司機等共同登船的富豪本杰明·古根海姆看到女性登上救生艇之后明白自己沒有獲救機會,他返回自己的船艙,穿上了自己的晚禮服。據(jù)說他是這么說的,“我們已經(jīng)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準備像一個紳士一樣下沉。如果這真的發(fā)生了,告訴我的妻子,我已經(jīng)盡自己所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
63歲的老婦艾達·斯特勞斯拒絕拋下丈夫、梅西百貨的創(chuàng)始人伊斯多獨自逃生。艾達當時幾乎已經(jīng)上了8號救生艇,但她突然改變了主意,又回來和伊斯多待在一起,她說,“這么多年來,我們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 ”她把自己在艇里的位置給了一個年輕的女傭,還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給了這個女傭,說“我再也用不著它了!”斯特勞斯夫婦最后的時刻是一起坐在甲板上,等待著巨浪將他們吞沒。
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問負責救生艇的船員,他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馬德琳上艇,那個船員說了一句“婦孺先上”之后,他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一樣,回到甲板,安靜地坐在那里,直到輪船沉沒,船上倒下的大煙囪把他砸進大西洋中。阿斯德當時已有資產(chǎn)8700多萬美元,加上他那些發(fā)明專利,身價達1億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號上唯一的億萬富翁,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船員中也有很多真正的英雄。二副赫伯特·萊托勒曾遭遇過沉船和颶風,但均平安脫險。在“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之時,萊托勒脫離了觀察崗位,但他隨后成為了最積極幫助婦女兒童登上救生艇的船員。他知道,即使所有的救生艇全部塞滿人,大概也只能承載船上一半的乘客。最后,有人勸他上救生艇,他堅定地回答說:“絕對不行?!睘榱苏碜詈笠凰揖壬?,萊托勒被大浪卷走。但隨后一個引擎發(fā)生爆炸,將萊托勒帶回到了海面,他抓住了一艘傾覆的救生艇,有30個人和他一樣正絕望地抓著這最后一根稻草。萊托勒僥幸熬過了冰水帶來的體溫過低的危機,他成為最后獲救的一批幸存者之一。
逃生幾率取決于船艙等級
“泰坦尼克”號上“婦女兒童優(yōu)先”的逃生口號并非是虛構,但是,逃生的幾率主要取決于乘客當時所在的船艙等級。
美國新澤西州州立大學教授、著名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在他的《社會學》一書中這樣寫道:“……不幸的是救生船不夠。盡管很多人(超過1500人)遇難,但乘客注意遵守‘優(yōu)先救助婦女兒童’的社會規(guī)范”,使得英國公眾和政府面對這一巨大災難,“可以找到一些安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乘客中69%的婦女和兒童活了下來,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還”。
這是“泰坦尼克”號奉獻給世界的一條活生生的文明守則。
但波普諾接下來揭示的數(shù)據(jù)卻十分殘酷,他繼續(xù)寫道:“我們發(fā)現(xiàn),三等艙中的乘客只有26%生還,與此相應的是,二等艙乘客的生還率是44%,頭等艙是60%。頭等艙男乘客的生還率比三等艙中兒童的生還率還稍高一點?!薄拜喆念^等艙主要由有錢人住著,二等艙乘客大部分是中產(chǎn)階級職員和商人,三等艙(以及更低等)主要是由去美國的貧窮移民乘坐。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