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團疑涉幕后交易:被曝花3億美元擺平官司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在2009年10月4日和10月30日,歐安利在澳門的財神酒店與臺灣商人郝皙生以及幾名合作伙伴會面,討論付給郝皙生1億美元,就他提起的訴訟達成和解。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澳門特區(qū)政府高級官員將確保金沙集團獲準出售公寓。
當時,郝皙生也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地區(qū)法院起訴金沙集團,郝皙生曾是金沙集團的合作伙伴,他指控該公司不當終止了雙方2001年一項聯(lián)手競標澳門賭場牌照的協(xié)議。不過,法院最終撤銷該案。
當年12月10日,歐安利在發(fā)給翟國成的另一封電子郵件中稱,次日他將返回北京,會有機會同北京的“朋友”交談,“不過,他們要價極高(3億美元,其中包括了結臺灣人官司的費用)?!?/font>
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對于金沙集團來說并不好過,當時集團負債110億美元,資金短缺,加上大陸收緊對澳門自由行簽證審批,對金沙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澳門市場的營收帶來了巨大壓力,金沙集團當時的股價較2007年峰值時下跌了近99%。為避免違反債務契約,該公司被迫通過發(fā)行債券和股票籌集數(shù)十億資金。艾德森當時為該公司進行了注資。
面對資金窘迫的局面,金沙集團打算拆分澳門業(yè)務赴香港上市,并希望通過出售四季酒店改做公寓來抬高股價。
金沙予以否認
針對上述2012年6月8日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金沙集團回應稱, “從來沒有人建議公司進行任何不當付款或獲取任何不當利益?!睔W安利也指出,所謂他建議賄賂政府官員的說法都是“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稱“并沒有發(fā)生這種事情”。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金沙是否真的支付了上述數(shù)億美元的打點費。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3月中旬,郝皙生在澳門再次指控金沙集團,稱金沙集團違反共同競投澳門賭牌的協(xié)議,要求賠償30億澳門元,讓人懷疑其是否真的收到了1億美元的費用。
此外,按照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歐安利早在2009年底就建議金沙支付高額費用以獲得澳門特區(qū)政府批地準許,但直到現(xiàn)在,金沙集團仍在等待澳門特區(qū)政府的審批通知。盡管有分析師預計,該公司很快就能聽到好消息,永利度假和另一家賭場運營商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近期稱,政府已明確表示,不希望它們像金沙集團那樣推進公寓出售計劃。(是冬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