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市場基本正確理解了央行
流動性救助需權衡
與此同時,周小川亦認為,貨幣市場利率大幅波動也會產生副作用。利率上升后,會不會有一些脆弱的小機構出現流動性困境?
周小川強調,對于個別金融機構出現異常性的困境,央行作為最后貸款人,負有維護金融穩(wěn)定的職能,肯定不會不管?!暗灿袀€度的考慮,就是機構困難到什么程度。有一點困難就幫,那本來該調整的資產業(yè)務,可能就不調整了。”
那么,如何來把握這個度?
“沒有明確的尺度。還是基于判斷,在判斷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周小川表示,“一方面要促進商業(yè)銀行作適當的回調,按照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要求的方向去發(fā)展業(yè)務,均衡放款,支持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觀察看有沒有出現流動性特別困難的機構,對這類機構也不會放手不管?!?/font>
周小川表示,流動性整體上是夠用的,沒出現明顯的短缺。另一方面,個別機構若出現問題,央行也會從穩(wěn)定金融市場的角度進行適當救助,防止個別事件引發(fā)市場恐慌,避免傳染。
在本輪“錢荒”劇烈波動時,市場也確實出現了眾多商業(yè)銀行違約的傳言。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接受采訪時認為,這次不是“錢荒”,是“心慌”。姜建清表示,在互聯網高度發(fā)達的時代,信息的傳播非常迅速,包括錯誤的信息和謠言。而等到市場非常清晰地知道這是一個錯誤信息或謠言的時候,可能已經遭受了損失。
“從短期來講,流動性需求和人們的信心預期有很大關系,今天是這樣,明天就可能變化很大。”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相信近期央行的表態(tài)和政策取向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
周小川也表示:“我們不希望市場上散布誰誰誰挺不過去了,這對機構也是不利的?!?/font>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末,金融機構備付率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為1.5萬億元。通常情況下,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左右,即可滿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則比較充足,總體看,當前流動性總量并不短缺。因此,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錢荒”是個偽命題。這次波動基本上是特殊時點導致個別機構產生了流動性壓力,再加上媒體炒作和網絡傳播,令市場產生了恐慌情緒。
“空轉”說法過于簡化
“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平穩(wěn)回調,說明流動性總體上沒有太大的問題?!敝苄〈ū硎?,中國貨幣市場利率上下波動其實也經常發(fā)生,例如,以往有大金額的IPO時,由于凍結資金較多,市場利率也會上升很多?!澳莻€時候,央行也不見得會注入資金,我們也要分析具體情況?!?/font>
周小川稱,只要經濟基本面沒有大問題,由市場事件驅動的突發(fā)性利率上漲,其后還是會回落的。他強調,需要關注市場基本面。貨幣市場的基本面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CPI以及全社會對信貸和金融產品的需求程度。如果需求非常旺盛的話,也會導致貨幣市場利率偏高。
今年前5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大幅超出去年同期。2013年1~5月,社會融資規(guī)模高達9.1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12萬億元。與此同時,近期宏觀經濟指標卻略顯偏弱,出現了經濟冷、貨幣熱的現象,由此有“貨幣空轉”的說法。
當被問及“貨幣空轉”是否準確描述了當前經濟金融現狀時,周小川認為,“空轉”這種描述過于簡化。更恰當的觀察角度是,要看金融體系的資金是不是服務于實體經濟。
他解釋稱,實體經濟的概念是廣義的,既包括工業(yè)、農業(yè),也包括服務業(yè)、建筑業(yè),都是實體經濟。尤其是在當前服務業(yè)加快發(fā)展和融資渠道多元化的情況下,不能單純從制造業(yè)或某種類型企業(yè)的貸款占比來衡量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程度。社會融資總規(guī)模,從統(tǒng)計口徑來講,是金融部門對非金融部門(即實體經濟)的統(tǒng)計口徑來觀察的。
“金融市場中也會有一些金融產品之間的資金流動,包括銀行之間的相互拆借,這些金融產品可以解決頭寸、流動性,也有避險和價格發(fā)現等功能,即便這些也不宜于簡單地用‘空轉’來描述?!彼f。
(楊燕青 聶偉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