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煙草公司獲2011生態(tài)中國貢獻獎遭質疑
解說:
30名院士的聯名信,讓中式卷煙事件迅速發(fā)酵,各界議論熱烈,這當中衛(wèi)生部也發(fā)出了反對中式卷煙參評科技獎的聲音,就在這種幾乎是一邊倒的質疑聲中,中式卷煙參評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2年5月4日新聞:
科技部消息,在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示期間,受到異議58件,其中33件涉及“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根據相關規(guī)定,這一項目不再提交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
解說:
而除了科研成果,一些煙草業(yè)的專家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拒絕。2011年12月,一名從事降低焦油含量、減少卷煙危害研究的專家,在是否能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問題上,同樣遭到了很多人反對。有7家社會組織,近100名院士,就在當時聯名致信中國工程院。
楊功煥:
而且他的貢獻就是以降低焦油、降低卷煙危害為主要貢獻,我覺得這是一個完全荒唐的命題。
許桂華:
低焦幾十年前被西方國家完全否認了。
鐘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只是考慮如何降焦,而且這個技術確實是降焦了,但是降焦以后有沒有達到目的?并沒有深入探討。
解說:
與以上一些專家意見不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富勝(音)則投了贊成票,他說一方面中國人有很長的吸煙歷史,幾個億的人口有吸煙的不良嗜好和習慣,要改變現狀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煙草行業(yè)是我國的納稅大戶,煙草稅收對國家建設有重要作用。因此,國家還是需要煙草行業(yè)的,控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降焦減害是解決吸煙問題的一個必經的階段。爭論或許還會繼續(xù),但是爭論的背后卻應該是公眾對我國控煙進程中種種問題的擔心。
主持人:
我們可以看到這次中國卷煙這樣的項目在評選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擊。我們來看阻擊一方面的言論。針對這個事情,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4月17日表示,此事已經造成了極壞的國際影響,中國已經得了一個“臟煙灰缸獎”,再也不需要一個骯臟的科技獎。這些話作為國家衛(wèi)生部副部長說出來,已經非常重。這樣的阻擊聲音不僅來自國家的衛(wèi)生部門,也來自科技界的內部,同時也來自非常多的中國公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