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農(nóng)民工干活沒保險 維權時心里沒底
“別著急,都會有的。咱們還年輕呢,養(yǎng)老的事不著急,年紀大了實在留不下就還回農(nóng)村。”老黃從沉默中恢復過來,依然笑笑,“現(xiàn)在咱倆每個月掙得肯定超過那啥最低工資標準了?!?/font>
喜:教育機會一樣
兩個孩子能在城里上學,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待遇,是最幸福的事兒
對于好多進城打工者來說,讓孩子進城上學,是他們最直接的想法和最迫切的愿望。
記者了解到,根據(jù)合肥市包河區(qū)最新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方案,打工者只需提供在區(qū)域內(nèi)的暫住證或居住證,并已居住1年以上,子女便可以進城入學。
“剛開始沒錢,戶口在老家,孩子在城里也上不了學,就讓家里老人帶?!秉S江保說,“后來工資逐漸漲了,于是在2003年的時候,把女兒接到了合肥?!?/font>
黃江保告訴記者,女兒剛來的時候最愁的就是上學問題,幸好遇到當時合肥市包河區(qū)正建設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于是就將女兒送到了最近的葛大店小學上學。
“后來兒子也進城讀書了,兩個孩子能在城里上學,那是一家人進城后覺得最幸福的事兒。”妻子說。
“現(xiàn)在孩子可以就地入學,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待遇,這解決了我們最擔心的問題,其他再苦再累也不怕了?!秉S江保說。
黃江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每月收入4000多元,倆孩子住校,每個月生活費1800元,參加培訓班每月400多元,城中村的房子每個月300多元,這還不包括夫妻倆生活費和孩子買衣服等其他開銷,每個月余不了幾個錢。
“壓力這么大,為啥還要把兩個孩子都接到城里上學???”
“鄉(xiāng)下的教育哪能跟城里比啊?現(xiàn)在咱們算趕上好機會了,合肥政策好,孩子可以享受一樣的教育機會,每年還有1600元的貧困補助。兩個孩子現(xiàn)在上的都是重點學校,就算再辛苦也要供著他們,那是我們?nèi)业南M 秉S江保吸口煙,從低矮的出租屋走出去,合肥下了一天的雨,已經(jīng)停了。(錢 偉)
相關新聞
更多>>